春季气温回升,各类病原体的活性逐步提高,再加上气温冷暖多变,若人的机体不能及时调整、适应,可能导致免疫力降低,增加患病风险。校园内集体居住、人口密度较大且接触频繁,一旦出现传染病,更容易快速传播。因此,我们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也要注意预防春季常见传染病。
一、春季常见传染病类型及特点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
2.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容易在学校等集体机构造成流行传播。水痘病人从发病前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为止均具有传染性,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大约有2周的潜伏期,年长儿童和成人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驱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一般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同时肿大,2-3日内达高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过敏,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颔下腺,舌下腺及颈部淋巴结。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7-12日。
4.肺结核(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内脏器官,但主要侵犯肺部,称为肺结核病。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咳痰(无论任何人,一旦出现持续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应及时就医检查)。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等症状。肺结核病情隐匿,传染性强,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5.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之一。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可经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传播,人群普遍易感。麻疹从暴露的潜伏期到前驱症状出现,主要是卡他症状(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包括咳嗽、流涕、打喷嚏、鼻塞等上呼吸道症状),持续平均2-4天。典型的麻疹首先表现为发热,体温达39-40℃,可伴有流涕、喷嚏、咳嗽、流泪、畏光、眼结膜炎等症状。在发热2-5天后出现皮疹,为玫瑰色丘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自上而下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皮疹出齐后,依出疹顺序逐渐隐退,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屑,2-3周消退。疹退同时体温也下降到正常,病情自愈。
6.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表现发热、出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本病的特点为小的淡红色斑丘疹,先面部而后颈部,再躯干后四肢,通常24小时全身疹子出齐,2-5天疹退,不留色素。出疹严重者热度一般为38℃左右,疹退后热退,有耳后、枕部、颈下和颈部淋巴结肿大。
7.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是引起成人和儿童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病毒。诺如病毒具有传染性强,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和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摄入患者粪便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接触或者摄入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都可能感染诺如病毒。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多数患者发病后2-3天即可康复。
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虽然春季传染病多发,但可防可控不可怕,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能有效避免传染病疫情的暴发流行。
1.尽早发现并控制传染源。对传染病的主要症状如发热、咳嗽、皮疹、腹泻、结膜红肿等进行监测,如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报告并就诊,经临床医生诊断为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的,要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并对其住处进行通风消毒,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监测。
2.加强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勤洗手,不用脏手触摸脸、眼、口、鼻等部位;饭前便后、外出归来时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遮盖口鼻,用过的纸巾不可随意丢弃;衣服、被褥等要勤换洗、勤晾晒;不与他人共用水杯、毛巾等个人用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干净卫生,不随意堆放垃圾、随地吐痰;外出正确佩戴口罩;尽量不去或少去人群密集和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3.健康生活,提高免疫力。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营养均衡,尽量少吃快餐和外卖食品,适当补充鱼、肉、蛋、奶和新鲜蔬菜、水果;不吸烟、不喝酒、少食辛辣食物;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锻炼时,尽量避开晨雾霾天气。
4.定时开窗通风。在无大风、大雨、雾霾天时开窗通风,每天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使室内外空气充分对流,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开窗通风时,注意保暖。
5.接种疫苗。对于有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可通过接种疫苗形成免疫屏障,从而有效阻断传染病传播。
校医院
2022年3月22日